期货配资平台 1972年陈毅追悼会上,毛主席点名要见孩子们:我替陈毅安排两句

发布日期:2025-02-06 21:57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期货配资平台 1972年陈毅追悼会上,毛主席点名要见孩子们:我替陈毅安排两句

1972年1月6日深夜,陈毅被直肠癌夺走了生命,享年71岁。得知陈毅去世的消息后期货配资平台,毛主席长时间面无表情,无言无语。

1月10日是陈毅的追悼会,就在追悼会开始前一小时,毛主席突然决定:“快备车,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!”

毛主席参加陈毅追悼会

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来到休息室,就在这个时候陈毅的妻子张茜来了。张茜紧走几步,对毛主席说:“主席,您怎么来了?”毛主席看着满脸泪痕、悲戚而哽咽的张茜,眼眶也慢慢变红,沉重地说:“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,他是一个好同志啊。”

毛主席看了看四周,说:“孩子们来了吗?我替陈毅安排两句……”

没有参加过长征的元帅

陈毅1901年8月出生于四川乐至县,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。1923年11月,陈毅在北京中法大学学习的时候转入共产党,并担任中法大学中共支部书记。

1928年1月,陈毅参与领导湘南起义,智取宜章县城,并攻克郴州。4月,陈毅和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以及湘南农军前往井冈山,和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军余部会师,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。

陈毅

陈毅先后担任该军第12师师长、中共红四军军委书记和前委书记等职务,参与领导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。陈毅多次参与指挥部队粉碎敌人的“清剿”和“会剿”,也取得了七溪岭、龙源口等战斗的胜利。

曾在井冈山和陈毅共同作战的何长工是这样评价他的:“在井冈山斗争中,朱德同志在军事方面辅佐毛主席,陈毅同志则在政治方面辅佐毛主席。在政治工作和维护部队内部团结方面,陈毅同志都是我军的模范。”

1929年1月,陈毅跟随朱德、毛主席所率领的红四军主力部队转战赣南、闽西。3月,身为红军四敌军第一纵队党代表的陈毅,他和纵队司令员林彪一起率领战士们取得长岭寨战斗的胜利,成功占领闽西的重镇长汀。

1929年6月,陈毅被任命为红四军政治部主任,并主持召开第七次代表会议。大会结束后,毛主席离开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,前往地方指导工作,而此时接替毛主席职务的便是陈毅。

没过多久,博古领导红四军出师广东,毛主席对我军的前途十分担忧。果然,在红四军出师广东一个星期后,就在梅县遭遇了大批敌人,我军瞬间折损1000多人,这也成为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的最大损失。

毛主席和陈毅

朱德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和陈毅商量,决定撤回闽西。不久后陈毅写了一封信,信中充分肯定了毛主席关于“工农武装割据”的思想,对红四军内的争论问题作出明确的结论,也强调了内部团结。

陈毅希望红四军前委和全体干部战士维护朱德和毛主席的领导,除此之外陈毅还明确指出毛主席“应仍担任前委书记”。

1934年10月,中共中央率领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。陈毅因重伤未愈,被留在江西坚持斗争,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等职务。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已经被敌人分割包围的情况下,陈毅根据遵义会议后中央的指示,和项英等人制定切合实际的作战计划,领导红军和游击队实现从集中作战到分散游击的转变。

经过一个多月的突围,陈毅率部抵达粤赣边界的油山地区。4月初,陈毅和项英在大余县长岭召开了干部会议,并在会议上确定了正确的斗争方针。这次会议也是陈毅和项英领导三年游击战争的新起点。

陈毅指出:“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,但革命现实却是困难的。我们要改变不适合游击战争的做法,不能和敌人硬拼,要保存现有力量,保留革命种子。我们要在斗争中寻求生存、寻求发展、寻求胜利!”

陈毅的讲话令战士们信心百倍,也增强了坚持游击战斗的勇气。

针对蒋介石调集重兵对粤赣边游击区展开大规模且反复的“清剿”,项英和陈毅向大家概括了反“清剿”的基本原则:

不是看见仗就打,而是有目的、有选择地去打;

要打能扩大政治影响的仗,要打能发动群众的仗,要打能得到物资补充的仗;

不是打硬仗,而是“赚钱就来,赔本不干”,尽量以最小的牺牲获取最大的利益。

按照这些作战原则,红军游击队坚持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,令敌人摸不透我军的打法。除此之外我军还擅长运用夜袭战术,争取做到歼灭敌军,自己一个也不伤不亡。利用地形地物打伏击战,常常将敌人打得晕头转向,摸不着北。

在深山密林当中,红军游击队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,后来陈毅曾回忆说:“三年游击战争,是我一生中所经历最辛苦的斗争。”

在和中央失去联系、国民党军进行频繁的“清剿”以及严密的经济封锁的情况下,陈毅率领战士们风餐露宿,艰苦奋斗,在各游击区广大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,坚持了极其辛苦的三年游击战争,保存了南方的革命战略支点和一批战斗骨干。

此后陈毅一路披荆斩棘,不管是抗日战争,还是解放战争中,他都为党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。但对陈毅来说,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战——上海战役。

解放上海,采取一系列措施

在上海战役发起前,陈毅曾有过一次讲话。1949年5月10日上午,对于进占上海,陈毅说:“我们一方面要有革命的信心,另一方面要有谨慎虚心的态度。”

上海解放

陈毅要求大家树立我军解放上海以及接管好上海的信心,他说:“现在上海的敌军只有五六个残军,没有什么打头。现在我们是一个走路的问题,走到哪里,解放到哪里,以前那些恶仗也不会再有了。”

在如何进军上海,到上海后要注意什么问题,陈毅再次嘱咐道:

“我们进入上海,可能仍如在前线打胜仗,也可能在上海打败仗。我们共产党员要意识到这一点才是最聪明的,领导上不意识到这一点是要犯错的。

我们要表现解放军是一支好的军队,前线打仗是勇敢的,但进城表现却要虚心谨慎,要小心。我们野战军的‘野’,在城市里是不能‘野’的!”

最后陈毅提醒大家:“大家土一点是可以的,但要讲卫生,在街上不吃东西,头发、胡子和衣服都要弄干净清爽一些。”

上海战役从5月12日发起,历时半个月,于5月27日胜利结束,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5.3万余人。上海战役获得圆满成功,我军既歼灭了国民党守军,又完整保全了这座世界闻名的大城市,谱写了战争史上的奇迹。

解放军战士在上海街边休息

解放军入城后,不进民宅,露宿街头,坐在马路边吃干粮,这种纪律严明、秋毫无犯的精神赢得了上海人民的啧啧称赞和国内外的高度赞誉。

上海解放后,最让陈毅伤脑筋和操心的就是社会治安和市政建设的问题。当时流散在上海的国民党军官兵大约有2万人,除此之外国民党还留下了8个组织3万余人,再加上惯匪、流氓作乱,社会秩序很不稳定。

公安局的报告材料上曾这样记录:“接管上海的头20多天里,发生重大抢劫案足足有50多起,捕获匪徒500多人。还有重大盗窃案、纵火案等等。”

上海的棚户区也是十分有名的,这里没有一条铺过的路,只有两脚踩出的烂泥小路,最狭窄的地方要侧着身子才能挤过去。这里没有路灯,没有下水道,也没有垃圾桶,死老鼠和烂菜到处泡在脏水沟里。

这样的棚户区全市大大小小有322处,再加上几万零散的棚户,等于每6个上海人就有一个人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。

面对已经解放了的上海,该如何解决上海遗留下来的问题呢?陈毅决定先拿黑社会开刀,擒贼先擒王,除帮先除霸。

陈毅派军管会干部带两个班的武装兵力,来到黄金荣的住处找他,让他按照政府的命令办事,并管束门徒,不能再为非作歹。黄金荣唯唯从命,将手下所有大大小小头目的花名册交给军管会。

后来一批罪恶深重的流氓恶霸,比如说“江北大亨”、“码头春宝”等先后被我军正法。陈毅只用不到两年的时间,将盘踞在上海的黑社会势力基本肃清。

对于青楼女子,陈毅决心来一个改造。舞场、按摩院、向导社等纷纷被查封,然而尽管如此,还是有许多青楼女子难以禁绝。针对这一现象,陈毅同意公安局、民政局送来的方案:“派便衣上街‘钓鱼’,‘钓’到一个就送上车一个。”

结果非常有效,几天下来漕河泾妇女教养所里就收容了将近4000个青楼女子。陈毅知道这件事后下令:“不管花费多少钱,也要将她们的病给治好。别的地方都能省,但这笔钱是不能省的。”

陈毅还说:“对于她们这些人,我们有几条选择给她们:一是给治病,二是治好了给她们安排工作,三是参加工作以后各单位要照顾好她们的婚姻问题。”

短短一两年内,上海街头的青楼女子便绝了迹,这也令资本主义世界为之惊叹折服。

1950年1月,上海改造棚户区的工程全面启动。劳动大军中有很多是解放军的指战员,也有以工代赈的失业工人,他们铺设下水管道,填坑修路,修建公共厕所等等。

4年的时间,上海市已有188处像药水弄一样的棚户区,变成工人新村、居民新村,孩子们上学、大人买菜购物都不用出村。

陈毅担任外交部长,尽显大国风度

1955年,解放军实行大授衔,陈毅被授予元帅军衔。1958年2月,陈毅兼任外交部部长,他兼任的第三天就跟随周恩来访问朝鲜,安排志愿军战士回国。

陈毅和周恩来

1958年2月17日,陈毅陪同周恩来前往志愿军总部,他在此作了一番意味深长的发言:“我们在任何时候,任何地点,都不要去充恩人。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值钱?最值钱的就是这个鲜血凝成的友谊!”

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,陈毅灵活运用政策,沟通双方的思想,以方便达成协议。

1960年上半年,陈毅陪周恩来访问东南亚邻邦,和缅甸、印度、尼泊尔等国商谈相关问题;1960年8月,陈毅单独访问了阿富汗,带病坚持工作,签订了中阿友好互不侵犯的条约;

1961年春节刚过,陈毅又访问了印度尼西亚,签订了两国友好条约;

1963年3月到11月,陈毅又代表中国政府分别和巴基斯坦、阿富汗签订了边界协议和条约。

陈毅做完这些工作后,曾兴奋地说:“这可是连和五番啊!”

1960年8月,陈毅率团访问阿富汗,抵达的当天晚上就拜访了国王、首相以及几位大臣。陈毅等人坐在一起坦诚爽朗地谈中国的建设经验、挫折等等,一直聊到晚上12点。

深夜时分,主人仍不知疲倦,请陈毅继续交谈,他们曾说:“和中国朋友聊天,总能学习到新鲜的思想,新鲜的经验。”

1963年陈毅在访问摩洛哥的时候,19岁的王子因为不懂事批评我国的外交政策太过强硬。当时摩洛哥的官员担心陈毅会生气,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没有生气,反而耐心地向王子作出解释,这也令摩洛哥的王子和官员们十分感动。

还有一次,在北京剧场举办音乐会招待驻京外国使节的时候,陈毅入场却没有发现自己的座位。原来事先给陈毅预留的座位被两位非洲国家外交官给坐了,礼宾人员当即请这二人离开。

陈毅知道这件事后亲自将这两位外交官请了回来,并和他们握手、致歉,自己则另选位置坐下。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。

1963年,陈毅再次访问缅甸的时候,在一次奈温举行的国宴上,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出访的国家元首夫人,她身着旗袍,风度优雅。陈毅的妻子张茜活泼俏皮,富有魅力,两人充分体现了东方女性的神韵。

王光美和张茜与奈温夫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,令“夫人外交”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。

1964年陈毅在出访加纳的时候,在安克拉国家大厦吃饭的时候,服务员竟然分不清身份将菜上错了。陈毅知道后没有怪罪,而是和蔼地说:“没有关系,在我们国家都是平等的,只是职务不同。”

临走前,代表团又举行了一次特别宴会,还将宾馆的服务员都给请来,周恩来和陈毅亲自向他们敬酒。加纳的服务员被周恩来和陈毅的举动感动到流泪,两手发颤地说:“不敢想象周总理、陈元帅这样身份的贵宾,竟然向我们敬酒,这真是不敢想的事情。”

连续的奔波访问也是收获颇丰的,直到1965年,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已经有49个了,其中有34个是亚非国家。不过陈毅也因为操劳过度,不止一次地病倒。

对此,陈毅曾在一次干部大会上吐露心声:“现在解放了,为人民牺牲生命的机会也不多了,但党的事业还需要我们付出自己的健康,自己的生命!”

陈毅追悼会上,毛主席:我替他安排几句

1972年1月6日晚上,陈毅因病逝世,享年71岁。次日一大早,这一噩耗就传到毛主席的耳中,不知是消息太过突然,还是毛主席早有准备,他长时间面无表情,沉默不语。

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这么多年的陈长江,曾多次见到陈毅来到毛主席的住处。陈长江知道在井冈山时期,陈毅就和毛主席密切共事,两人长期以来有着不平常的友谊,而且陈毅还是一位在诗词方面也能和主席唱和的诗友。

毛主席对陈毅的功绩、忠诚、才能都多次称赞,甚至在许多不同的场合承载陈毅的为人和才干。

1月10日是陈毅元帅的追悼会,下午3点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。这天中午饭后,按理毛主席是要午睡一会的,可是他裹着米色睡衣,在一侧堆满书籍的卧床上躺着,辗转反侧。

毛主席

紧接着张玉凤搀扶着毛主席走进书房,主席坐下后随手拿起一本书看起来。毛主席手边没有日历,桌上也没有放置钟表,也没有任何人提醒他,但在追悼会快要开始之前,毛主席突然喊道:“小张,现在是什么时间了?”

当得知已经快2点的时候,毛主席拍打了一下沙发扶手,说:“调车,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!”

工作人员听到这里都是非常震惊的,因为在他们印象中自建国以来,主席就没有参加过追悼会这种活动,特别是八宝山几乎从来没有去过。如今毛主席突然提出要去,这也令警卫人员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。

警卫员陈长江先是向汪东兴、周恩来等人汇报这一情况,然后连忙备车前往八宝山。由于时间太过匆忙,毛主席来不及换衣服,只在睡衣外面套了件风衣。

不久后,几辆车在八宝山公墓礼堂前停下,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准备进入休息室。周恩来和毛主席在礼堂前厅相遇了,两人亲切地握手,但没有说什么话。

周恩来陪着毛主席来到已经到达的人群中间,毛主席又和宋庆龄、朱德、叶剑英等人一一握手。就在这个时候张茜来了,毛主席看见欠了欠身子要从沙发上站起来迎接,陈长江连忙扶他站起来。

张茜紧走几步,有些震惊地说:“主席,您怎么来了?”毛主席见张茜通红的双眼和惨败的脸庞,沉痛地说:“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!陈毅是个好同志,是个好人啊!”

张茜喃喃地说:“陈毅有时候不懂事,让您生气了。”毛主席知道张茜想说什么,连忙打断她的话,说:“不能这样说,他是个好人,陈毅同志是立了功的,他为中国革命、世界革命做出了贡献,这是事实。”

毛主席顿了顿继续说:“孩子们在哪?我替陈毅安排几句。”张茜连忙让人将孩子们找来。

毛主席见到孩子们,先是一一询问他们的名字,然后说:“你们的爸爸是个好同志,你们要像他一样为国家做贡献,继承父亲的遗愿,好好学习,好好工作。”

毛主席强调说:“陈毅为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友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,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做出了贡献,是有功劳的。”

谈话结束时,张茜关切地说:“主席,您坐一下就回去吧。”毛主席摇了摇头,说:“不行,我也要参加追悼会,给我一个黑纱。”于是工作人员将一块宽大的黑纱戴在毛主席风衣的左袖上。

3点一到,追悼会便开始了。陈毅的追悼会由李德生主持,周恩来致悼词,不足600字的悼词,周恩来竟然读得两次哽咽失语……毛主席站在队列前的正中间,静静地听着,他高达的身躯微微前倾、轻轻颤动。

周恩来的悼词宣读完毕,“安息吧”、“永垂不朽”成为最后沉重的结语。哀乐声中,毛主席和全体人员面对鲜红党旗覆盖下的陈毅骨灰盒一鞠躬、再鞠躬、三鞠躬!

毛主席

一旁的陈长江看到毛主席再次凝视了一下陈毅的遗像,随后转身和张茜握手,久久没有放开,并嘱咐她一定要节哀。张茜和孩子们一起将毛主席送到车前,主席抬不起来腿,随后在陈长江等人的搀扶下上车离去。

第二天,《人民日报》等报纸在第一版用整版篇幅刊登有关陈毅追悼会的报道,标题全是“毛主席参加陈毅追悼会”有关的。除此之外报纸上发表的还有陈毅遗像、周恩来所致的悼词以及西哈努克亲王写的悼文。

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,陈毅的追悼会竟然是毛主席一生中最后一次参加的追悼会。毛主席亲自去追悼陈毅期货配资平台,陈述了一番评价,无疑是对陈毅的肯定。